三天前,我写了一篇文章:《中美关税停火90天,外贸人请照此操作》。
第一条建议写得清清楚楚:运价短期会上涨,赶紧发货、锁舱位。
结果呢?
今天央视一发新闻,证实了:
中美互降关税后,从中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,暴涨近300%。
不是上涨,不是翻倍,是暴涨三倍。
数据来自Vizion,全球知名货运追踪机构。5月5日的7天均值是5700箱,5月14日直接飙到21500箱。
你以为这是“好运气”? 不是,是这个行业最常见的剧本:
聪明人动手了,新闻才跟上。
运量暴涨,不代表订单暴涨
很多人一看到“300%”就激动了,以为市场回暖、客户变多。
但你冷静点想想:
这段时间全球订单总量有这么大变化吗?没有。
那为什么运量会暴涨?
两个字:恐慌。
大家都知道这90天是窗口期,都怕错过、被关税打回来、被货卡在港口。
不是需求暴增,是所有人都提前出货。
这就像打折季开抢,商品没变,抢的人多了,价格自然涨、仓位自然堵。
真正的问题不是贵,而是抢不到
现在还在纠结“这柜贵了100美金值不值”的,基本属于信息落后型。
你下不了柜,客户单就黄了,值不值都没你决定的份。
热门港口已经开始排队了,舱位紧张不再是预测,而是现实:
- 宁波:订舱周期拉长,热门航线出现溢价;
- 盐田:爆仓已现苗头,港区提醒提前预约;
- 青岛、厦门:船期波动大,小货代已无锁价能力。
而你再犹豫一天,发货周期就多一天不确定,等到关税重新落地,货还没走,你拿什么跟客户谈?
现在要做的,是抢节奏,不是比价格
你要做的,不是坐在那算“这票货多赚了几个点”, 而是赶紧做三件事:
1. 报价用“双版本”,条款写清楚
现在给客户的报价,别再只写FOB多少钱了。
必须清楚列出:
- “本报价基于当前10% Section-301税率”
- “若税率恢复至34%,双方将重新协商落地成本”
最好直接给两栏价格:10% 和 34%,客户心里有数,也方便你后期追补。
2. 快品先走,慢品观望
产品周转快、SKU稳定、库存不压货的,赶紧出。
别管贵不贵,走出去才有收入。
定制品、大额单、周期长的,先做半成品,等7月中再看谈判风向。
别一股脑把资源砸进去,到时政策一转,全变库存。
3. 告诉客户:不是我催,是你要抓窗口期
很多客户还在等、在看、在拖。 你不提醒,他也不当回事。
告诉他——这不是你家一个人在出货,是全世界都在冲。
你不提前排期,别说10%的关税,你连货柜都排不上。
真正聪明的外贸人,看的是8月之后
现在运量飙涨,看起来是热闹。
但我问你三个问题:
- 如果8月谈崩,客户会不会砍单?
- 如果货现在走了,到了美国正好赶上税率反弹,你打不打得起这场仗?
- 如果你现在把现金流都压进订单,下一轮波动怎么应对?
所以,我说得很清楚:
你不是在做一笔订单,而是在做一个窗口期的战略决策。
抢对节奏,吃到利差; 看错方向,一波带走。
写在最后
今天这篇不是干货,是应验。
三天前说的趋势,今天已成现实。
但别误会,这还不是高潮,只是开始。
真正决定你赚不赚钱的,不是这一波抢没抢到, 而是下一波政策翻脸时,你有没有准备好“后手” 。
别忘了—— 你做的是外贸,不是盲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