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很少写“外贸趋势”、“外贸未来”之类的话题,担心盲人摸象和“身边统计经济学”。
盲人摸象:我们个人对外贸的“体感”只能代表自己和所在的公司,顶多在本行业有一定代表性。去到同产品的其他公司、其他行业,各自的体感千差万别。
“身边统计经济学”就是:
我和乞丐站一起,我俩的平均收入就成了“乞丐”; 我和马云站一起,我俩的平均收入就是“富翁”。
这类发言有一定迷惑性,因为这类发言往往都是有数据、有事实,以及看起来挺厉害的样子。但,“身边统计经济学”最大的问题就是统计范围太窄,还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。
今天,终于有些思路,可以讲讲“外贸趋势”这个话题。
1、1986—2016年:外贸享受全球化红利的30年
1986年,我国开始申请加入“关贸总协定”(GATT,WTO的前身)。
2016年,中美两国的相互投资开始下降。所以,用这两个年份划分外贸的黄金30年。
其实,真正的外贸黄金时间来得要晚一些,大概是从1994年起。那一年,我国将汇率从2.x调整到8.7。在调整汇率前,我国外贸出口亏损严重。调整汇率后,1美元要多兑换约6元。这才是外贸赚钱的开始。
冷知识:从建国直到1994年之前,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一直在1.8到2.7之间波动。
全球化,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空,它可以落脚在具体的事物上——各国间商品和服务的贸易,以及贸易必然伴随的资金、货物、人以及信息的流动。
全球化就是指各国因为商品和服务贸易,边接越来越多和紧密的过程。
再简单粗暴点就是:全球化 = (商品和服务的)国际贸易 。
这,就是外贸。
1986到2016这30年,做为中国外贸的黄金30年,它本质上是享受了全球化的红利。
外贸和全球化的高峰为什么是这30年,不是其他时候?这得回到历史和世界格局中去找答案。
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近30年时间,世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格局——没有大国竞争,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。
资本为了利益,借助政客之手,主导并加速了全球化。
是的,过去30年的全球化,比如要市场经济不要行政管制、WTO、金融市场以及各种行业和市场开放等理念,都是资本,特别是做为世界第一大国的美国资本,出于利益考虑而推动的。
上世纪70年代,通过一系列运作,美元成为了世界货币。国际贸易,特别是石油贸易采用美元结算,美国的全球化战略因此而诞生。
在国际贸易使用美元结算的前提下,美国用印刷的纸(美元)就能从他国购买石油、矿石、粮食、商品和服务等。
这是美国对全球各国收取的“铸币税”,又叫“美元霸权”。
为了利益最大化,美国主动清除各国间各种贸易限制和管制,推动各国加入“全球化”。WTO只是众多手段中的一个。
通过美元向全球收税,利益颇丰,而且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。一旦格局形成,美国就会牢牢抓住不放。
其他国家意识得到这个问题(用纸买资源),但拒绝不了。但凡国际贸易不使用美元,特别是石油贸易中不使用美元的,美国轻则制裁,重则发动战争,直到你用美元为止。
这就是美国一直在海湾地区打仗的原因——确保中东地区这个石油主产区在石油交易中使用美元——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被打,表面原因是入侵科威特,根本原因是伊拉克在石油贸易中不使用美元,挑战了美元霸权。
过去30年外贸好做,集齐了天时、地利、人和:
- 天时:全球化浪潮;
- 地利:东部有大量沿海省份,且有天然良港;
- 人和:我国劳动力丰富、便宜、好用(听话)且素质高;
正是在这种历史机遇下,外贸迎来了1986到2016年的黄金30年。
学界观点:
“共和国长子”东北三省的没落,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沿海。不光我国如此,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,最繁华的城市几乎都是沿海的。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大航海时代(15世纪末)开始,国际贸易使用海运做为最主要运输方式,这一因素对城市的塑造作用。
要想富,先修路。放到国际贸易里,沿海和海港的水够深,就是“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