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通阿里巴巴国际站2年多了,请外贸大神们,帮帮忙?

国贸科班,4年外贸经验后,自主创业。开通阿里巴巴国际站2年多了,专营玻璃杯。上传产品总数1万多,曝光、点击、询盘都接近或超过行业优秀,直通车每天都在烧80-100左右,成单量可以,但订单金额很小,在行业平均以下,平均单值才600-700美元。

公司请了5个业务员,也会给他们进行培训,总结。成长的也还行,就是单值上不去。(很熟练的业务员只有我自己吧)基本上都是刚刚好保住工资。2年下来,人员工资+阿里平台费用等等,和盈利基本持平。

自己创业后事情多、杂,请的业务员都是应届生,学习周期长且不稳定,有些刚懂一点就辞职了。因为疫情现在业绩也下滑很多,基本是我在拿积蓄维持公司正常运营。目前行情不太好,疫情期间员工离职的也比较多,也不太敢大刀阔斧的招人,但是没人操作平台数据就没法提高,感觉公司现在处于一个瓶颈状态,不知道接下怎么办。现在公司加我一起就4个人(都有经验),不知道该继续招人,还是等疫情过后再做打算。

公司去年业绩还可以,所以开了中国制造网,但是过年几疫情期间有4个小伙伴因为各种原因辞职了,现在是2个平台只有4个人操作,这样导致数据下滑很多。。。未来迷茫

好久没遇到好问题了。楼主认真的问,我也认真地答。

先说我看到的问题,再说说接下来的措施。当然,这些都仅供参考,如何采用并执行,还得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调整。

建议1:不用应届生

说这话,肯定要被喷的,因为“政治不正确”。

请冷静地看一下,我们这些“过来人”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。知己知彼,总是更好的,对不?

站在楼主的角度,不建议录用应届生。楼主公司只有5个业务员,我估计另外还有身兼多职的文职人员,算上老板,公司一共7或8个人。这种算小微公司。小微公司因为业务模式不稳定,利润低,是没有容错空间的。

而录用应届生给公司的发展增加了太大的不确定性。总共5个业务,一个人离职,就是20%的人员发生了变动。两个就是40%。也就是说,凡是有一两个人员的变动,业绩想要不受影响,那是不可能的。

应届生最大的问题不是经验少、没社会经验,而是离职率高。离职高的原因有很多,我重点说说其中一个——人生阶段。

是的,导致应届生高离职率的最大原因是人生阶段。我们的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有一定距离,再加人的本性,刚入社会的第1~3年,其实是年轻人对社会的探索期。也有人说这是年轻人接受社会“毒打”的时期。

在这个探索期,离职率高是必然,企业单方面是无解的。大家都想寻找好的工作,没多做几份工作,怎能知道什么样的才是好工作?

所以,当一个应届生来公司工作时,他是真的想到你公司来,甚至还很喜欢这里。很多人都对参加工作的第1家公司评价很高。

可当他要离开一家公司时,你是无论如何也留不住的。加钱、调整工作内容等是没作用的,仅仅是因为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
我前几年打工时,也录用过约五位应届生。印象中,3个月(转正前)和6个月是两个离职的高峰期。5个应届生中,有两个我是非常看好和喜欢的。

一个是E,就是我在其他帖子里说的西语外贸业务员,9个月即完成别人两三年才能达到的业务量,人也非常靠谱、积极和敢拼。可无奈,在入职9个月后,业绩刚上去的时间,她选择了离职。

另一个是MH(中文名的缩写,我居然把此人的英文名给忘了……),大美女,学生会干部,应届来到公司。人也聪明,缺点拼劲。也是在工作了约6个月后,选择了辞职,从广州回到揭阳老家考公务员去了。

这两个人都是我当时倾注了大量心血去培养的,他们走后,我有一种强烈的失去感和被辜负感。

后来,我想到我自己也是花了3年时间,干过编辑,去过500强外资公司,回归过家族。反反复复,花了3年时间,才开始在一家只有5个人的公司,老老实实地干外贸业务员时,我才明白——都有一个过程,这是人生阶段。

所以,中小企业不是不想用应届生,而是用不起。我们也不怪应届生,因为我们自己也曾是这样。

建议2:精进阿里国际站的运营

看到你的阿里国际站的一些量化指标:

  1. 询盘数与行业优秀相当
  2. 每天花80~100元P4P
  3. 后台有1万多个产品

看到询盘数与P4P花费,就知道,你是懂的阿里国际站运营的——用100元/天的P4P运营出行业优秀的询盘数。这也是我对“精通阿里国际站运营”的定义。

让我不解的是,你的阿里国际站随着员工变化,操作变少而效果下降。这其实不符合常理的。在阿里国际站上,如果你运营到行业优秀,后续保持效果的工作量会大幅减少。

当然,如果你的运营方式是所有业务员一起上的话,那说明你还是不懂阿里国际站的运营。

真正懂阿里国际站运营的,除了刚接手时工作量大一点,以后每周只需要不到1天即可完成一周工作。是的,阿里运营的工作量是按周算,一周只需要不到1天,完成当周的运营工作。

(完了,完了,说这话的我,要被行业内人士打死……净说大实话)

我说的是楼主这种情况:一天100元P4P,询盘数达到行业优秀。这种预算,只能通过大量地做关键词的自然排名而得到这个结果。

开车、烧钱的人民币玩家,做不到。100元除以3.1元阿里平台的最低点击单价,只能买32个点击差不多是1.3个询盘/天。余下的差距,只能靠自然排名和流量补。

这里,我给大家讲个段子。虽然看起来像个段子,但确实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。

2018年时,我在某家首饰公司上班。公司有阿里国际站,并且还有个全职运营。2018年,我还没碰过阿里国际站。花时间来攻克国际站,是2019年及之后的事情了。

做为不懂运营的领导,我例行公事地向该同事询问,他每天的工作安排是怎样的,预计多长时间可以出效果。

该同事回答:首先要将所有产品全部修改一下,要重新改标题、k1k2k3以及主图,让产品质量分数达到4分及以上(绿色)。然后再优化排名。

我问:这个工作要多久。

答:修改一个产品大约需要15分钟。一共有3000多个产品。

我当时一听,马上拿起手机按起了计算器:15分钟/产品 x 3000产品 / 60分钟/小时 / 6小时/天 = 125天,也就是要5.7个月,才能完成“提高产品质量得分”这一基础操作。

按此人的说法,这只是基础,至于有没有流量和询盘,还得是下一步……

我问:6个月,黄花菜都要凉了。有无更快的办法?

答:没有……

与之相对的是这家公司老板的心态。阿里运营说做一个基础操作要6个月,而老板却希望一周内看到效果。于是,这个运营就离职了……对了,这个运营当时给他6000元/月的薪资。

对于技术岗,懂与不懂之间的差距是真的大。

哦对了,可以考虑多开一个阿里国际站账号。同产品,两个账号去抢排名和流量。两个账号即可,再多就没意义了。

建议3:购买中国制造的固定排名,如果有的话

Made-in-China.com(后简称MIC)到目前为止(2021年),还没有运营岗位这一说。不信你去51job.com搜一搜,有淘宝的、1688的、amazon的、阿里国际站的,就是没有中国制造made-in-China.com的。

就我所知,MIC的唯一运营方法就是——购买大词第1名的固定排名。

如果glass cup还可以买,并且在预算以内,那就买吧。如果没有,那就不要去运营了,没效果的,或者说,效果非常差的……

建议4:上独立站 + Adwords

既然你的产品能在阿里国际站上能赚到钱,那做一个独立站,然后投放google Adwords也能拿到优质询盘和订单。这一点,楼里其他答主也有提到。

这里给到一个衡量自己独立站投放是否到位的一个大致标准:

  • 不及格:Adwords询盘单价在200元及以上
  • 入门:询盘单价在100~200元之间
  • 优秀:询盘单价在20~50元。询盘单价在这个水平,就可以大量投放,并做为主要客户获取渠道。
  • 个例:个别行业,因为特殊情况,可把询盘单价控制在10元及以内。这是特殊情况,不能通用。

建议5:搭建培训系统和固化经验

以前,我为了快,当发现什么问题和想到什么更好地成交套路、话术,都是直接开个会,迅速传达下去完事儿。如果稍微复杂一点,我就做个简单的PPT,边放边讲。

可时间稍微一久,人员一流动,对于新来的员工,我又要将很多重要的培训和基础知识重讲一遍。

现在的我,如果再次面临这个局面的话,我会稍微放慢一点,准备周到一点,然后在培训的现场录音、录像,认认真真的只讲一次,讲这个问题讲透、讲明白。

然后固化为文字、视频,放到共享上,形成公司的知识库、培训库。这既是公司的进步,也是我个人的进步。这一步不是可选项,而是必选项。

关于培训体系,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问题,大意如下:

路人甲问:如何提高团队的个人产出?

答:如果客户资源和询盘没有拖后退的话,那就要从过程管理和个人能力提高两方面入手。

问:如何提高个人能力?

答:搭建培训体系。比如将典型问题、常见问题,都以文字、视频的方式整理出来,让团队自学。

甲:已经搭建培训体系了,但是没效果,怎么办?

答:……

因为没有长期运行这个培训体系的经验,两年前的我被这个追问给难倒了

现在我可以补充了。

有培训体系只是第一步,还要落实到执行上,确保每个外贸业务员都学习了,且记住了。记得但不使用,这属于态度问题,可以通过谈话和开除来解决。

说说怎么将文字和视频的培训体系“搬”到每个业务员的脑子里。

  1. 根据培训内容的多少,规定一个自学时间,比如一周或一个月。
  2. 到期出题,进行书面考试。合格的进入最后一个环节。
  3. 不合格的,要求每天下班后免费加班0.5小时,复习培训内容。几天后组织复试。
  4. 复考再不合格的,调低KPI。
  5. 再加班复习,组织第3次考试。如果再不合格,建议劝退。
  6. 对于合格的人员,请他们自己提供使用新知识和技巧的案例,并开小会相互检查和探讨,看看针对典型问题,有无运用培训中的技巧、话术,甚至有无更好地解决方案。如发现没用起来,调低KPI。

这个过程的核心有二,一是“即时反馈”,二是“被动式管理”。只搭建一个培训体系,让大家学习,是不知道学习效果的,这也是路人甲说没效果的原因。

说说反馈。

整个过程有三次反馈:

  1. 书面考试一次:考试既是强制学习,也是反馈。记没记住,全看考试结果。
  2. 考试没过,立即免费加班学习,这是负面反馈。“落后就要挨打”。
  3. 邮件抽查是第3次:考过了只代表脑子里有这些技巧,用没用还得再次push一下。所以要自己整理案例,并开会相互检查和讨论。

对于考试三次都不合格的人,请辞退,不要手软。这种人,如果不是智商有问题,就是态度有问题。不管是哪方面出了问题,都不能留。

建议6:被动式管理

被动式管理在前面提到了,因为太重要,单独列成一点讲一下。

这一点,是我最近几年的启发,因为受限于条件,没有深刻地实践体会。但,我仍可以以举例的方式与大家探讨。如有不足,也欢迎指出和探讨。

被动式管理的意思是,设置好相关规则,让团队自己执行。如果达到某个条件A,就发生某件事A;如果达到条件B,就发生事件B。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做老板的管理工作量小!

与之相对的是“主动式管理”。

老板和主管主动询问员工,你今天在干啥呀?工作计划是怎样的?培训学习到哪里了呀?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呀?

这样开展工作的老板,累且招人烦。 如果进行这样的“主动式管理”,做老板的,基本就废了,没有整块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和处理真正重要的事情。天天陷入各种细枝末节,低效忙碌且不自知。

就像,真正高效的生产车间,不是一副热火朝天、领导和员工全部扑在一线,随时准备解决突发问题。管理到位的车间恰恰相反。手头的工作都是有条不紊的。不同的情况出现,都有对应的预案,大家都是按部就班执行就好了。

被动式管理就是把团队管理得井井有条,且尽可能自动运行。

BTW,这不是各位老板给员工发钱的终极理想么?左手给员工发工资和提成,右手从订单里赚到更多的钱。中间,你最好完全不用参与,哈哈哈哈。

如果再让我管理外贸业务员,我大致会这样办:

  1. 我们根据成熟员工去年的业绩,乘以130%做为今年的业绩目标。
  2. 提成按月照常发,另外设资金季度和年底奖金。达到了就把新增业绩利润的一半甚至更多拿出来当奖金发给销售。比如,去年成熟员工业绩为300万,新增加30%就是390万。首饰的90万对应着约18万纯利。如果员工达到了,我就拿出9万或者10万当做年终奖发给员工。即使只达到90%,也可以发90%的奖金。毕竟,业绩在增长。
  3. 有了年业绩目标和奖金,就平均分到每个月,或让员工自己把业绩分到每个月。
  4. 如果上个月没达到业绩目标,该业务员就每天必须加班0.5小时,做为“惩罚”。连续第2个月没达到,就免费加班1小时。以此类推,最高为每天加班3小时。如果某个月达到了业绩目标,惩罚清零。

每天加班半个小时,只是个小小的惩罚,重要是的让业务员每天都得到反馈——上个月你没完成业绩哟,这个月你要怎么办?而且,延长上班时间才是最让人难受的,哈哈哈哈。

前有年底重奖,后有每天的反馈和惩罚,这才是把业绩目标落实到了每一天。

做老板的,把规则立好了,就可以交给主管去落实了,定期看执行情况就好。

这套管理思维,是我从其他朋友那里学来的,我还没有实践的机会。但从他的实践结果来看,非常不错。他每天有非常多的时间去干别的事情,而不是被公司的具体事务给缠在办公室里。

建议7:回归产品和销路

做为一家贸易公司,最重要的是产品和销售。只有这两点始终保持高于同行的竞争力,就能持续赢利。

客户找我们下单,主要买的是产品、买的是“有利可图”,即,他把东西拿回去了可以挣钱。而服务什么的是其次的。所以,要尽可能在产品和供应商链上下功夫,这才是客户向我们买的核心。

好的产品,如果再配上好的销路,那成交是非常轻松的事情。

我曾经看到过非常有产品力的产品是如何销售的。

朋友的公司在佛山。他依靠佛山的设计团队,新开发了一些小家电。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产品,那应该是“有调性”——私模、研究过消费者习惯、精美的主图和电商详情页等。

一句话,就像我们在国内看到的美的等品牌推广的产品那样,精美、有竞争力,且价格合适。

他们的产品一放到广交会上(2017~2019,还没有疫情),就被外商围着,摊位始终有不少外商停留和询问。

就凭着这样的产品和产品力,客户与业务员之间的谈判地位基本是反的。一般,我们是销售追着客户跑,谈判地位天然低一截。他们与客户的谈判地位是反过来的。

因为是新开发产品,第1批产品有瑕疵,客户接受了。后来生产延期,客户也接受了,并告诉他们,慢慢弄,把产品做好,不急。想想我以前做的公模产品,从MOQ到价格,从付款条件到交期,没哪个环节没被客户逼过,并且生怕哪里没做好,客户跑了。

这是我第1次近距离感受到产品力的魅力。

总结

上面的6点建议涉及到招聘、销售和管理多个方面。按实施的难易程度排序。

个人觉得你是当局者迷,没看清楚现在的情况,而不是没思路。多出去走走,看看朋友的公司,看看他们与你司的不一样,想想里面的原因,说不定对你有帮助。

最后,感谢你能看到这里。

祝,发展!

发表评论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